【名家专访】中秋节特稿:访中华诗词学会吟诵工委会副主任吴铮

发布时间:2024-09-19   来源:网络   阅读:1131

中秋节前,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秘书长、广东吟诵团常务副团长刘序老师采访了中华诗词学会吟诵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铮老师。吴铮老师是原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教师,治学领域包括中高级汉语教学、汉文化和吟诵教学。吴老师详细回答了吟诵教学和吟诵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以下为访谈实录:

刘序:吴老师您好,非常感谢也很荣幸您能接受中华吟诵广东中心的专访。您是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领域的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的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国学教育学院校外硕士导师,在中高级汉语教学、汉文化和吟诵教学有深入研究。今天我们想借这一难得机会,向您请教关于吟诵教学和吟诵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也希望能得到您的悉心指导。第一个问题,吟诵教学应该如何做到具体落地?您认为要怎么结合现有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程去落实呢?

吴铮老师:刘老师您好,我也很荣幸能跟您交流有关吟诵方面的话题,谈不上指教,大家就是互相切磋交流。您的第一个问题是吟诵教学该如何做到具体的落地,谈到吟诵教学啊,我们说古代的时候是没有教吟诵这种说法的,因为吟诵就是一个读书法,所以老先生在私塾里边,教经典的时候,教诗词文赋的时候,就是一句一句的带着读啊,过去就叫读。那么孩子就一句一句的跟着读啊,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经典的方法。那么现在,因为吟诵失传了,大家已经不了解吟诵的这个读书法了。因此我们现在就面临一个吟诵教学的问题,那怎么样做到落地呢?首先就是我们需要总结出吟诵的方法,徐(健顺)老师呢,这些年也是在前期采录了大量老人的吟诵音频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做了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吟诵的方法。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吟诵的方法来学会吟诵,学会吟诵了以后,老师们就可以进行教学了。这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吟诵教学的一个思路吧。怎么样结合现在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课程去落地呢?我们认为就像刚才说的吟诵是传统的读书法。所以当您在课堂上教学这些传统的经典的时候,在进行现在所谓朗读朗诵这个环节的时候,那么我们建议您就把这个环节替换成吟诵。因为过去老先生是这么读的,甚至当初创作诗文的时候,作者他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创作的。所以呢我们建议替换成吟诵,这样呢我们能更接近这个创作者他自己的本意。但是大中小学重点不一样,到大学和中学呢,我们觉得除了把朗读朗诵这个环节替换为吟诵之外呢,还可以加入一些理解的部分,就是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声音去分析诗文,小学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声音去感受这个古诗文,因为吟诵他也是属于一种感性的教育。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除了理性的解读,还要感性的去了解,两个融合才是最高的一个教学的境界。幼儿园阶段呢,我们建议就是像现在孩子们学习英语那样的,就是所谓的磨耳朵啊,孩子们听大量的吟诵音频,其实就是一个大量输入的过程。在这输入的过程里边,他就积累了很多的经典。同时他也培养了汉语的语感。这个是幼儿园阶段的一个落实。

《经典吟诵》系列图书青岛出版社

《中华经典吟诵系列图书》中华书局

刘序:怎样获取这些音频呢?

吴铮老师:中华书局曾经出版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的吟诵,这个是十年前了啊,由四川成都泡桐树小学马凡美老师带领学生录制了吟诵的音频,在喜马拉雅上就能找到。另外还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我爱吟诵》、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经典吟诵》、开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经典吟诵》等,这些是我们根据现在的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录制了吟诵的音频。当然这个音频里边有一些是所谓的基础吟诵。基础吟诵,就是说它不是那么美听,可能每一首有比较近似的地方。但是通过吟诵,他能知道,比如说近体诗的格律,他能培养对格律的感知。开明出版社还推出了一个吟诵机,里面大约有一千五百首音频,包含了读诵和吟咏。

刘序:好的。第二个问题呢,我们知道,近二十年来徐健顺教授倾心投身到中华吟诵的采录、整理、研究与推广当中。您能否谈下他在吟诵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和努力,以及吟诵堂的创办和对吟诵的推动情况?

吴铮老师:嗯,徐老师这二十年,他的主要精力就是在吟诵的研究和推广方面,但是要说到有哪些贡献呢?我觉得这个留待后人评说吧,我只能是从我个人所认识的角度,谈谈他做了哪些工作。我觉得徐老师做的工作,主要就是对我们吟诵方法的一个梳理和总结。因为过去老先生们并不是教吟诵,也不是教吟诵的方法,他就是一句一句的教学生,学生一句一句的跟着念。所以呢在不同的地方,大家可能对吟诵的规矩都有不同的说法。有一些老先生呢,可能对吟诵的理论也没有研究,对吟诵的方法也没有做过总结。那么徐老师呢是在大量采录的基础上,对老先生们的这些吟诵的音频做过具体的分析,按现在流行的说法也可以算是一种大数据研究方法,同时还在前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前辈专家的研究基础上做了一个梳理和总结。我觉得这是他做的一个理论方面的工作,徐老师的《吟诵概论》这本书是他的一个理论研究的著作,他就是想从理论角度探讨吟诵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就是在采录老先生的时候,对老先生当初是怎么样学习的,私塾教学的环境啊方方面面,其实我们都要有一个了解。在这个了解的基础上,实际上徐老师还做了一个工作,就是他对传统的教学体系有一个宏观了解,然后对吟诵在其中的这个作用,它的意义有一个他的认识和定位。所以他写过一篇文章,叫《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这个在民间是流传得比较广的,虽然没有正式的出版,但是从那篇文章里边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所误解的这个传统教育跟我们实际上曾经客观存在的那个传统文化教育其实是不一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吟诵应该说是基石,是基础。所以为什么徐老师在这二十年,他的工作的重点一直都是在吟诵,因为基础工作做不好,其他的东西都很难生发。我想这是他推广吟诵的一个原因吧。说到吟诵堂呢,吟诵堂是徐老师创办的一个公司。实际上我们就是希望给全国吟诵学习者,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一个学习和了解吟诵的平台。吟诵工作也不可能就是徐老师一个人来完成的,所以就需要有一些专职人员来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所以我们创办这个吟诵堂,一方面要请一些人来做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因为我们培养的这些吟诵班的学员,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老师,那他们都是体制内的,他们只能做他们自己在班级里边在学校里边体制内的那份工作。但是像我们吟诵推广的这些所谓公益性的工作,还是需要更多人来承担的,因此我们就创办了这个吟诵堂,所以呢我们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啊,更多有精力的人呢能参与我们这个吟诵的推广工作。现在,因为通过我们这些年的工作吧,吟诵堂也是成为大家比较认可的是一个吟诵学习交流的平台了,大概也就是如此。

刘序:吟诵堂这个公众号,我们经常有关注,也看到有很多很好的学习素材、文本、音视频在上面,作为初学者,应该如何在吟诵堂选取一些有益的素材来给自己作为自学的提高?

吴铮老师:开学以后我们都是根据中小学的教学进度,每天有一篇吟诵唤醒的篇目。这个篇目有文本有吟诵谱,还有音频。初学者的话,每天跟着我们那个吟诵唤醒,你每天都可以听一首吟诵唤醒,这是徐老师生病了以后,我们做的这个工作。现在我们有一些爱好者,每天看我们公众号的推文,他愿意进一步学习呢,可以加入我们吟诵堂的公益共读群,这个群里呢就会有志愿者老师带着大家共读啊,每天一首。寒暑假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些儒家经典的一个共学,还有蒙学的共学,基本上保证每个星期都有一些新的篇目来学习。

刘序:我们都很关心徐健顺教授的健康状况,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您作为他的家人,方便透露下他现在身体恢复得如何吗?

吴铮老师:我借这个机会也很想感谢全国吟诵圈的同仁对徐老师的关心,包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大家的资助,特别的感谢大家!也经常有老师会问到徐老师的近况。徐老师他因为之前的基础病比较多,所以他的康复没有我和大家想象的那么快。但他目前呢比较好的情况是他有别人辅助的话,能自己走路。他通过书写可以跟别人交流。但是他现在还不能正常的说话,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需要有专人二十四小时照顾他的,目前是这样。

刘序:他在生病期间对吟诵发展情况还继续关注吗?

吴铮老师:吟诵方面凡是有什么最新的情况,我都是随时跟他说的。他是了解我们吟诵界的这个近况的,包括有一些老师有一些学生吟诵的音频视频啊什么的,我也给他看。但是,说实话,徐老师这一次生病对他身心都是一个特别重大的打击。所以他一般不主动的说他要对吟诵有什么期待或者了解。但是我给他一些视频啊,音频啊,我觉得他心里还是挺安慰的,挺欣慰的。

刘序:第四个问题是徐健顺教授主编的《普通话吟诵教程》(上下册)和《我爱吟诵》(1-6年级)发行至今,深得读者好评。您能谈下这两套书的编写过程和从教者和自学者应该怎么阅读、使用这两书呢?

吴铮老师:我首先说一下《普通话吟诵教程》吧。《普通话吟诵教程》,实际上是根据徐老师他的吟诵系列讲座的基础上来编写完善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普通话吟诵教程》里边有一些口语化的表达,但是呢也比较生动。那个教程呢应该说就是那个视频课,现在我们在喜马拉雅上,包括在我们吟诵堂的学习平台上,还有一些视频网站上其实都还能看到,而且呢浏览的量也很高,还是比较受欢迎的,甚至于有一些老师,他们都没有见过徐老师的面,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就是看了那个网上的那个吟诵教程,然后就学习了吟诵,并且把这个吟诵带给了孩子们。像武汉的一位老师,他就是曾在网上学了这个吟诵教程以后,然后就找了一些吟诵资料,他到云南支教的时候,就把吟诵带给了当地的孩子们,后来还拍了一个宣传片叫《美丽吟诵》。后来他联系到了徐老师,然后把这个宣传片也给了我们。我每次看到这个宣传片我都特别的感动啊,在吟诵堂的视频号上能看到的。我每次看到都很感动,就是你真的能看到吟诵改变了孩子,改变了孩子的那个状态。因为他们所支教的学校那些学生,很多也算是留守儿童。那些孩子,头发没有梳好,脸也脏兮兮,但是他们一吟诵起来的那个状态,就是特别的享受,他真的是通过吟诵爱上了古诗文。所以我就觉得这件事情确实是很有意义啊,我们在做这个吟诵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受到老师们,受到学生家长反馈的这种感动,让我们坚持地做这件事情。

刘序:从教和自学怎么入手这两套书?

吴铮老师:在我们吟诵堂平台上可以买到这两套书。从教和自学,我建议老师们看这个《普通话吟诵教程》的时候,结合吟诵教程的音频或者视频来看,因为吟诵它毕竟是一个声音嘛,当然我们《普通话吟诵教程》也配合了这个光盘,也可以看到的。从老师的这个角度说呢,我们建议老师还要再系统地学习一下吟诵初级班,解决一下开口的问题。当然就是我们研发的中华经典诵读那个读本呢,老师你要不开口,你也是可以进行吟诵教学的。但是呢一般来说老师要是自己不会,他是没有勇气把这个吟诵带给学生的,所以我们吟诵初级班,就是要解决老师开口的问题,老师你要自己会开口,你要有这个信心去开口吟诵。所以我建议如果是老师的话,除了看《普通话吟诵教程》,也要开口练习。

《中华经典吟诵》开明出版社

刘序:《我爱吟诵》这套书,标注了平仄记号,更有助于教学和自学。

吴铮:对,《我爱吟诵》和《中华经典吟诵》读本,这两套书呢其实都是服务于教学和自学的。就是说老师可以用这套书来教学,家长也可以用这本书来带着孩子吟诵,也是可以的。《我爱吟诵》上面有吟诵符号,《中华经典吟诵》这套读本上面也有吟诵符号,这两套吟诵符号都是很直观的,很有助于学习的。《我爱吟诵》是比较早的一套读本,这个读本现在也分成一到六年级,所以它也是跟我们语文教材结合的比较紧密的。里面有徐老师的音频,但是没有孩子的音频。《中华经典吟诵》有孩子的音频,区别大概在这里。自学者的话就是看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是要掌握这个吟诵的方法,那么他要看《普通话吟诵教程》,甚至是参加这个初级班。那他如果只是说我想学会古诗文是怎么吟诵的,那么他就直接可以看《我爱吟诵》和《中华经典吟诵》这两个读本,结合音频他就一首一首地学就行了,那这个就有点近似于我们传统的那个学习吟诵的方法了,就一首一首地学,通过大量的积累,那么近体诗如果他学到了一定的量的话,他自然能总结出这个格律是什么样的,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短,他自己就能总结出来。

刘序:您提到跟着现成音频来去学习这个调,那么您也曾经说过这个套调是可以尽量做到不倒字(不符合字音的吟诵)的。包括徐教授也很强调这个吟诵应尽量避免倒字,现实情况中,确实套调有时很难避免不倒字。这方面希望您可以详细解答一下。

吴铮:首先就是说一下套调这个概念。现在大家都说套调,但是我觉得大家对套调的这个认识可能有不一致的地方,我先说一下我的理解,或者说我对徐老师所谓套调的理解,套调套的是一个旋律的框架,就是说它的这个高低、长短,它大概是什么样的,它这个走向是什么样的,而不是说套那个具体的旋律,那个具体的曲。那我们现在有一些老师的套调呢,他实际上套的是那个曲啊,比如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那他觉得这个就是一个调,然后他就会去套其他的五言诗,完全把这个旋律套在其他的五言诗上。那这个我们认为不是套调,他套的是一个曲,套的是旋律。实际上在老先生那里就有套调这个说法。那他们的套调实际上我们认为是一个旋律的框架,为什么叫套调呢?因为它格律有平起的是一个模式,仄起的是一个模式。那平起的模式,它那个平起格律是相对固定的,仄起的那个格律也是相对固定的,就是相对固定的那个框架就是调。所以你套那个调的时候,你放在具体的诗上,每一个字你还要依字行腔,就是我们说的,你不要倒字,你不要违背那个字的声调。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吟诵的第一个规矩,最最重要的一个规矩就是依字行腔。为什么要依字行腔?因为我们是在读书,我们不是在唱歌,也不是在表演。旋律好听的基础是我们读的准,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跟唱歌不一样,吟诵它的重点是在那个文字。如果它是一首好的诗文,你按照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它同样能是一首好的旋律。我们的重点是在字,所以我现在经常跟大家说,我们为什么要依字行腔?因为我们要正心诚意。你读文章,你的关注点是那个文字是那个经典的文本,而不是说我的声音好不好听,这首旋律是不是好听?所以你在正心诚意的基础上,你就不应该倒字,对吧?首先我们是要传达这个,我们不可能说话的时候倒字,那么读书我们自然也不应该倒字。就是我说话的时候,我不会想着说,“妈妈我要喝水呀”,我这句话说的好听不好听。我要表达这个意思。那我首先我这个字调我要读得准,通过这个文本表达这个意思,而不是通过这个旋律来表达这个意思。这个旋律是它文字自带的。你把这个自带的东西放在音阶上就可以了。不要太在意好听的那个旋律,也不要太在意现在大家所认为的那个调。

刘序:那现在很多人特别初学吟诵的,比较在意这一个调好不好听,他觉得好听的才是上乘的吟诵,可能会有这方面的误解。

吴铮老师:一方面是在意这个调好不好听,另外一方面他在意这个调,是不是这个调。怎么说呢,开个玩笑,就是套调让人有安全感。套调让人觉得他是在吟诵,他不是在唱歌,因为这个调让人觉得,哦,这个是某某调。那么套这个某某调,我这是在吟诵,我不是在唱歌,

刘序:确实有时候我们发现,比如说用粤语的九声六调吟诵文本这个音乐感比较强。但是用粤方言吟诵调来套用普通话的吟诵难免就会倒字。包括其他地方方言,也存在这个问题。

吴铮老师:对,陈少松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吟诵学会副会长)也说了,你如果是在方言区,那你就用方言吟诵。你如果在多方言区的话,那么你要会普通话,你就用普通话吟诵。那你用普通话吟诵,你又要用这个传统的调的话,那你就一定要调整,方言之间它的这个声调是不一样的,它调值是不一样。

刘序:那您觉得在这个吟诵教学里面涉及到普通话吟诵的推广和传统吟诵的传承应该如何兼顾呢?

吴铮老师:嗯,这也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们觉得要两条腿并行,一方面是推广普通话吟诵,因为这也是符合国家的这个政策的,也是符合我们现在语文教学的一个客观情况的。因为现在你不光是语文教学,就整个的教学,整个的社会环境,他都是以普通话为主,所以孩子们平常说话,他也是普通话,他就是离开语文课堂这个环境,他甚至和家长交流,他都是用普通话的,所以他是一个基本的语感。所以我们说推广普通话的吟诵,但是传统的吟诵是有条件一定要传承的。首先就是说这个地区有没有会吟诵的老人,那么我们第一要去采录啊。第二呢就是我们要去传承,传承你就原汁原味的传承。我个人主张传统吟诵不用改成普通话吟诵,当地的人你就传承当地的吟诵。那你当地的人也要保护方言,所以传承传统吟诵,也是保护方言的一种方式,孩子们可以通过传承传统吟诵来学习方言,也可以通过保护方言来传承传统吟诵。我觉得没有必要说传统吟诵,然后你又再用普通话来吟诵,那你就要调整,但你调整的很多。最后你调整的,它就不是传统吟诵,这个没有必要,两条腿都要做。那么传统吟诵对于现在的中小学怎么落实呢?传统吟诵可以把它作为这个非遗来进行传承。因为我们现在各地也有非遗进校园,所以你非遗进校园的话,那么当地如果有传统吟诵,它就是一个很好的非遗,就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们来学习。但是我们是不建议说你一个外方言区,就是其他方言区的人,你再去学习这个方言区的吟诵的。除非说你有这个方言区的语感,你再来吟诵,那你有那个感觉,不然你就是学唱歌,学戏曲。

刘序:您认为吟诵教学和吟诵艺术的区别在哪里?另外能否稍微谈一下,就是吟诵艺术它的这个概念,以及它的这个具体的表现形式以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吴铮老师:我只能大概概说一说他们的区别在哪。吟诵艺术呢,我觉得我也不是专家,我没有办法,就是说对吟诵艺术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义,但是吟诵教学和吟诵艺术肯定是不一样的,服务对象是不一样的。吟诵教学,我们说就是用在课程里边的,它就是一种读书法,要教会孩子们用这样的方法来读古诗文。为什么现在有吟诵艺术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吟诵现在没有被普遍的认识,大众还是不了解吟诵是什么。我们现在做吟诵的推广呢,因为我们都是非艺术家来做这个吟诵的推广,所以不了解吟诵的人对吟诵会有一些误解。他觉得吟诵不好听,吟诵是很过时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吟诵艺术工作者来参与吟诵,让大家知道吟诵其实是好听的,让大家知道吟诵跟现当代的生活也是可以结合的,所以我们想做吟诵艺术这样的工作,它是一个宣传,为了让不了解吟诵的普通大众来了解吟诵。

刘序:那吟诵艺术您觉得既要能够迎合大众的,又能够不丢传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吴铮老师:那么还是回到我们的吟诵的方法,吟诵的规矩上来说,其实做到依字行腔,依义行调,这个是最重要的,要不然你就是唱歌艺术戏曲艺术,就不是吟诵艺术了。吟诵一定要遵守吟诵的规则。不管是什么样的,只要说是吟诵艺术,那他首先要守规矩。那这个规矩首先适用于所有文体的吟诵的,就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腔音唱法、入短韵长应该也可以包括。

刘序:因为您在北京语言大学讲授对外汉语,我想另外问一个问题,现在世界各地许多外国友人都开始学习汉语,兴起中文热,也越来越多人考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打算今后从事这方面工作。就北京而言,像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都有这个对外汉语教学培训点。那么您觉得吟诵能不能融入这一块,或者说就是将来可以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传授中华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给外国人的一个板块,一个学习内容呢?

吴铮老师:可以的。因为我们说吟诵它的原理,就是《尚书》里边说的,或者是《乐记》里边说的长言之嘛。长言之,就是把这个汉语拉长了。拉长的话就是可以帮助这个汉语非母语的学习者来感受这个汉语的声韵调。它实际上就是一个放大的过程。特别是欧美的学生,非声调语言的这些学习者,他们说汉语就是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洋腔洋调,他们说声调不对,就经常出问题。但是他不知道,没有规律,他不知道哪个字是什么声调。这个问题的出现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听得不对。首先他就听不出来哪个是升的,哪个是降的。在我们的日常语言里边,因为时长比较短嘛,所以他感受不到那个二声是升的,四声是降的,他感受不到。但是如果你是吟诵的方法的话,你实际上就放大了这个发音的过程,声母韵母声调你放大了。那这个时候他能感受到,哦,这个是二声原来是升的,四声原来是降的,他感受到了,他在平常说话练习的时候,他才能自我监控,他才能知道,哦,我读的这个是二声,这个是四声,所以首先吟诵对汉语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方法。第二,现在既然我们国内的这些学生都大量地要背诵古诗文,它是中小学语文教材里边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了。那么这实际上相应的外国的留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也要一部分偏重到古诗文来,因为外国人学习汉语是为了跟中国人交流。所以中国人说古诗文,说一句论语,外国人得听得懂,得明白什么意思。所以外国人相应的他学习的内容,相当一部分他也要把这个重点放到古诗文上。吟诵又是古诗文的读法,所以他自然就要用吟诵来学习古诗文。

刘序:对外汉语老师学习掌握吟诵难吗?

吴铮老师:其实吟诵是好学的。如果吟诵不好学,它不可能成为一个传统的读书法,它不可能在全国的私塾里边普及。它实际上是一个很自然的,就像《尚书·尧典》里边说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就是吟诵产生的过程。所以我经常说大家现在都很重视吟诵调。那么这个吟诵调它这个第一调是从哪来的?说吟诵我是跟这个先生学的,这个先生又是跟先生的先生学的。那么这个先生他吟诵的第一调是从哪儿来的?吟诵的第一调就是来源于我们汉语本身的特点。诗言志,诗是要抒发我自己内心的感受。歌永言,就是我把它唱出来,把它拉长了,就是歌了。声依永,那你这个音乐要根据你拉长的这个旋律走,这个声调走。律和声,你的伴奏音乐要跟这个相和谐,你不能违背它。所以这个就是吟诵产生的过程,不难的。吟诵产生的基本的原理,就是长言之,就是拉长。为什么拉长了就会有旋律?因为我们汉语有声调,特别是我们汉语普通话,它是旋律型的声调,所以它自然高高低低的就出来了。所以吟诵是不难的。徐老师有一句话说,会说话就会吟诵。只不过大家现在从小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没有这样的语感了。所以大家觉得现在就是入短韵长,把那个韵字拖长都很奇怪。但是实际上那个就是我们汉语本身的特点。

刘序:外国人学吟诵有没有一些好的推荐教材或相关书籍?

吴铮老师:我觉得外国人学吟诵,他们也可以看我们这个《中华经典吟诵》读本。

刘序:如果是东亚的文化圈,学习吟诵会不会更容易一点?比如韩国日本,他们有汉民族的文化基因、汉诗文的传承,跟欧美的人来比较?

吴铮老师:这个要从语言上来说,韩国日本呢,古代的时候,他们那个时候的留学生到了中国以后,他们学的其实就是吟诵,所以包括到现在他们在韩国日本还有传承,还有那个时候的吟诵的传承。但是说现在你要说留学生,他们不是为了学吟诵而学吟诵,他们是为了学汉语。那么学汉语的话,学古诗文的话,那他就用我们的读本,然后听着音频,我们的音频包括读诵和吟咏,就是没有旋律的,按照吟诵的规则读的方法,也有这个有旋律的唱的,所以他两种都可以学,他跟着学,多读,这个东西还是一个输入,一个内化的过程。他读的多了,他的语感自然就建立起来。这就跟其实打太极拳,学习传统文化是一样的,需要量的积累。

刘序:今天非常感谢吴老师接受我们采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详细解答了许多吟诵学习者和从教者有可能遇到和关心的问题,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们中华吟诵广东中心、广东吟诵团全体同仁衷心祝福您阖家安康,祝徐健顺教授早日康复!

吴铮老师:谢谢刘老师!非常感谢大家的祝福,也祝各位节日快乐!期待中华吟诵广东中心、广东吟诵团吟诵事业发展越来越好!(文:吴军华 刘序  )